1. 大发集团



      1. 2014文化热点回眸

        2015年1月12日

          2014年注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党和国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在文化领域 ,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作出一系列部署 ,出台多项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文件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为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使命 ,增添了新动力,创造了新机遇。这使得文化发展和文化生活呈现出主旋律昂扬向上 ,各声部精彩纷呈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2014年10月15日上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

          座谈会邀请了文学、戏剧 、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影视等各领域的72名文艺工作者与会。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中国剧协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尚长荣,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阎肃 ,中国美协副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中国舞协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 ,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叶辛 ,中国影协主席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李雪健先后发言。

          座谈会的召开 ,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历史传统 ,和72年前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遥相呼应,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从治国理政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出发对文艺工作者发出的时代号召。

          网络文化力量崛起网络文学地位凸显

          2014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的第20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中国网民数量达6亿多,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 。互联网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2014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政府共同在浙江义乌主办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位政要、企业巨头、专家学者等参与。2014年8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0集电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以全球视野,权威 、广泛深入的采访和调查,全面系统地反思了互联网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展示了其革命性和影响力。

          在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网络作家周小平和花千芳应邀出席格外引人关注。支撑他们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是蓬勃增长的网络文学。2014年 ,中国网络文学读者已经突破4亿。从1998年网络作家“痞子蔡”在互联网上发表连载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 ,网络文学不断突破各种瓶颈制约 ,从一种边缘的文化现象迅速成长为改变文艺形态 ,影响文艺生态 ,推动文艺创新的最为活跃的力量  。不仅如此,网络文学还以先锋姿态和广泛的拥趸成为电影、电视 、动漫等大众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学的生产和组织体制,不得不为网络文学洞开大门。2014年浙江、上海先后成立网络作家协会,四川 、广东等地的网络作家协会也将很快成立,而中国作家协会也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网络作家协会的成立 。

          在理论领域 ,关于网络文学的反思与争论,在2014年度达到新的热度 。2014年4月4日起,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作协创研部联合开辟“网络文学再认识”专栏,邀约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文学现状及其走向。2014年5月由上海《文学报》主办的“新批评”第三届论坛上 ,关于网络文学的话题成为争辩的中心 。包括李建军、王彬彬、吴亮、王干、郜元宝 、夏烈 、韩小蕙 、王祥 、杨克 、庄庸等与会的专家学者展开激烈交锋 ,意见截然相反 。2014年7月,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崎嵘提出 ,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文艺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网络文学现象 ,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关于网络文学的知识体系 。

          媒体融合引发文化传播观念和实践的大调整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 ,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如今的媒体融合则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信息生产 、经营服务、组织管理等要素的有机融合 ,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在市场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驱动下 ,媒体间的融合发展已成必然之势。从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推出网络版为开端 ,我国媒体融合产生并进入以内容复制的为主的第一阶段 。200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改版为“人民网” ,标志着媒体融合进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互补的第二阶段,随后媒体变革的思想和行动就持续升级。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 、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记协近日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两个月下载量超过500万 ;新华社手机媒体产品达100余种,用户超过2.3亿;“央视影音”客户端下载量突破3.3亿。媒体融合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

          8月19日 ,人民网发表署名国平的评论文章 ,深入探讨了中国媒体变革及其文化影响。文章认为《指导意见》的发布,不仅意味着中央对媒体发展与变革的深刻洞察与远见卓识,更表明中央决意下好改革“先手棋”,着手媒体战略布局 ,占领舆论制高点 ,在媒体新格局中掌握主动权,凸显中国深度融入世界背景下寄望讲好中国故事的愿景 。有了新型主流媒体、新型媒体集团,展示在世界面前的中国形象将不会变形,而会是更真实、更文明、更可亲。文章还认为媒体融合发展,触发的是一场重新认识新闻传播规律的变革 ,是媒体人在新技术带动下的自我反省、自我提升 。无独有偶,12月10日 ,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在出席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时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关系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这方面华文媒体应有自己的创造,从而为人类文化作出较大贡献。

          丝绸之路、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和发展潜力引发持续关注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原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时延伸至东都洛阳 ,是中国、印度 、希腊、埃及四种主要文化之间交流互动的大动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后来 ,历史学家把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对的海上东西方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丝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精神财富。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从新的外交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中国国内涉及省份的热烈响应。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中国 、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 。联合申遗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

          海上丝绸之路 ,在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同样焕发出光彩 。2013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我国主动搭建合作平台 ,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共同富强,携手重现海上共同繁荣的战略建构。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涉及中国沿海9座城市,50个遗产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中国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 。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自北向南通达海河 、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成功申遗 ,同样为沿线城乡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建议打造纵贯南北,连通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连接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城市群的“大运河经济带”,并以此形成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新的支撑  。

          多层面发力文艺批评进入机制化推进的新阶段

          近年来,文艺创作在取得大量成绩的同时 ,也暴露出拜金主义、庸俗低俗、崇洋媚外 、萎靡颓废 、奢侈浪费等问题,广受社会诟病  ,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文艺批评的萎缩和乏力有着直接关系。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 、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出发,从推动文艺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文艺批评提出的原则性要求 。

          事实上 ,如何改变文艺批评现状,在此前后,已经成为文化管理部门 、学术机构、文化传媒和文艺理论界等多个层面共同关心的问题。

          2014年1月17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召集来自文学、美术 、影视等领域的艺术家和学者,召开了“汇聚正能量抒写中国梦——文艺创作塑造中国梦座谈会” ,王文章、孟祥林 、刘大为 、莫言 、仲呈祥 、雷达 、翟俊杰 、解海龙、吴为山、吕品田、田黎明 、贾磊磊等专家、学者 、艺术家,围绕“以文学艺术的方式塑造中国梦”“文艺作品中的时代精神与国家形象”等议题进行深入而热烈的探讨,较多地涉及到对当下文艺界现状和问题的反思和梳理。6月26日 、2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主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来自全国的数十位青年学者和批评家,直面文艺批评的重大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2014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文化报社联合组织了评奖专家之外的评论专家 ,对国字号艺术团队的表演开展针对性的文艺批评。

          5月30日 ,在中国文联推动下 ,全国性的群众性团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担任首任会长。9月17日 ,中国文联所属的文艺评论中心正式揭牌。中国文联还在11月份召开了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和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 ,并举行第八届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 。

          自2014年1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民日报》共同开设《文学观象》栏目,邀请文学界知名学者、作家广泛参与,就当前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 ,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辨析,有力批驳了当代中国文坛存在的种种乱象。11月22日到2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还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主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积极健康文艺批评”研讨会暨人民日报《文学观象》专栏作者座谈会 。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成立了由专业研究人员 、高校教师、作家和批评家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研究会将创办《中国文学批评》杂志。随后,还举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学发展研讨会。

          所有这些努力 ,有效地凝聚了文艺批评的队伍、充实了批评的阵地、增强了主流话语权,为极大提升文艺评论的引导力 、公信力、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

          儒学渐热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潮

          十八大以来,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出发,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复兴,政府和民间热烈互动,形成回归传统文化的大潮 。由于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这一潮流首先反映在儒学领域。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 ,专程来到曲阜孔府,参观了孔子研究院 ,意味深长地向全社会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与已重病在身的87岁的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 ,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创新作出的贡献。2014年9月24日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举办的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并针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和如何发扬儒学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坚持有鉴别的对待 、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 、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

          2014年政府、学界和民间的儒学活动十分兴盛 。2012年民营企业中天城投集团投资4亿元建成规模宏大的“文化教育公益性项目”贵阳孔学堂。2014年,孔学堂共开展公益国学讲座122场,到12月20日,累计接待听众、游客39万余人 。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孔学堂建“学堂”、建开放性平台,不是发“思古之幽情” ,不是食古不化 ,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具有当代价值,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9月28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中文国际频道和山东卫视联合直播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主持 。儒学热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活跃。2014年从民办高校到公立高校,从大学 、中小学再到幼儿园 ,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观摩蔚然成风,10月份 ,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正式发行,国学教育正式独立完整地进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在儒学活动频繁的情况下,也有一些问题引起关注和争议 。9月26日,山东曲阜正式提出“百姓儒学”工程,为下辖的405个村庄每个村庄都配备一名儒学讲师,意图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景象。此举引起学界和舆论的争议。有论者指出,“村村讲儒学” ,除了违背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独尊儒术”,有厚此薄彼之嫌 。

          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活动助推抗战史研究日趋深广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不断推动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 、钓鱼岛国有化等 ,妄图混淆历史事实、美化侵略行径 、侵犯中国主权,公然为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撑腰打气 、扬幡招魂。这一切,严重侵害了中国和其它相关国家的国家权益 ,伤害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相关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 ,理所当然应给予有理有节的抗议和反击。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节日的设定,一个旨在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另一个旨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 ,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 、捍卫人类尊严 、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

          2014年 ,关于甲午战争 、关于南京大屠杀、关于中日关系,关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学术研讨、纪念活动持续不断 。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 ,6月29日 ,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市日本学会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主办的“上海学界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研讨会”。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主办的“一战和二战历史回顾:教训和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 、法国、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学者与会 。2014年8月9日 ,中华日本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大连大学共同主办了“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开幕。12月7日,中国社科院主办的“战争、秩序与和平 :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12月9日 ,南京“国家公祭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家公祭、历史记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值得关注的是 ,对抗日战争的研究和思考,越来越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很多国际学者、友好人士,纷纷加入了对侵略战争的反思和声讨 。日本右翼历史修正主义研究专家能川元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南京大屠杀否定论在日本难以断绝有两大原因:一是日本媒体对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二是日本知识阶层明知无视历史学研究成果、否定南京大屠杀是对学术和知性的挑战,但对此的危机意识却异常薄弱。“南京好人”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就认为:了解历史非常重要,对于历史事实大发集团要勇敢承认而不是否认 。12月12日起 ,5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在央视一套播出。全片以中国 、日本和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时代记忆与反思为脉络,采访了120多位专家、学者、亲历者和幸存者后人,以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 、日本女教师松冈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和中国历史学者步平等几位人物为线索 ,向观众全面展现了当今世界对第二批世界大战、对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浩劫的历史认识。

          文化产业享用多重利好蓬勃发展内涵犹待提升

          2014年是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一年。2月2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获得通过。还有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文化部等《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部、财政部 、工信部《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化部与北京市《关于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发展的意见》等都给予了文化产业领域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 。根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0日 ,文化产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59起,并购总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仅前6个月的并购规模已超过2013年全年总规模 ,有媒体将2014年称为文化产业“并购井喷年” 。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不断向好的背景下,文化产业2014年继续保持快速高位增长态势并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还强烈吸引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慷慨注资 。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 、爱奇艺与华策影视合资成立爱奇艺影业、优酷土豆成立合一影业等,显示了资金雄厚的BAT强势布局内容领域的现状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互联网公司与文化产业的界限未来将越来越模糊,互联网文化产业将会聚焦两个特点,一是向移动化发展 ,一是平台无边界 。作为文化产业最活跃的版块之一,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已达296.39亿元。同比增幅超30% 。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  ,占总票房的54.51% 。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提醒说 :“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完全短缺时代,现在是短缺和过剩共存的时代。”所谓短缺,是指缺乏精品,缺乏能引领世界文化主流的作品;所谓过剩,是指在数量上 ,文化产品已达到高峰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会长、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近日在吉林参加中国文化产业峰会时指出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具有远大的前瞻性和创造产业的能力,而作为文化产业企业家,更需要这种能力去催生新的产业。文化企业家要紧密关注国内外文化新流行、新趋势、新变化及新现象,把握机会,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 。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作者(佚名)

        大发集团集团(www.zhxsjd.com)



        1. XML地图